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自发表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评论界的不断好评。迄今为止,学界尚未从叙事空间角度对该作品所建构的独特空间艺术进行探讨。从叙事空间角度探讨《菊花》中围绕主人公伊莉莎所建构的社会的、地理的和心理的三重空间,揭示出主人公作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的、身份的和心理的压抑状态。  相似文献   
2.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欧美文化研究的历史,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霍氏理论在学术研究和跨文化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国际汉语教师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中华文化传播力,但教师在相关的能力培训与潜力开发上仍具有很大空间。本文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开发理论、培训与开发系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汉语二语教学核心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论证的支撑点。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系统设计这一问题的分析,以期能够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旨在提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培训与开发体系,力图用富有战略性和创新性的视角去阐释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通过对泰国北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地区5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后发现:泰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以实用和理性为导向;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总体立场趋于正面,这种立场的形成与职业因素相关,与其他人口学背景无相关性;泰国学生区别接收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泰国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和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汉语课的重要性超过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社会全体成员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在扩大就业岗位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上下功夫,后者是治本之策。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教育,找到人们在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上存在的误区,摸清我们在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教育上存在的缺失及教育要点,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学生及其他社会劳动者的主体作用、社会舆论的促进作用,不断改善人们的就业观、失业观、创业观,创造宽容、理解、和谐的就业氛围,努力使中国的就业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7.
熊英 《学术论坛》2012,35(12):89-92,117
听力理解在英语测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文章以会话含义为理论框架,通过对2001-2011英语专业四级(TEM-4)听力对话整理统计,选取典型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内容进行实例分析,探讨合作原则对听力理解的实际指导意义,旨在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非裔美国作家安吉拉·弗卢努瓦凭借小说《特纳之屋》再现了她的家乡底特律当下的暴力犯罪、阶层壁垒、种族矛盾和无家可归等社会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与权力、阶级、种族的关系。小说是部典型的城市文学作品,分析文本中的城市叙事、打通文学中的城市和现实中的城市这两个地理空间,可以一窥半个多世纪以来底特律城市发展中的痼疾和走向滑坡的原因,以及现代工业文明裹挟下城市居民的奋斗与挣扎。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以全球合作项目"深度学习新教学法"(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简称NPDL)为案例,对NPDL项目的产生背景、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NPDL项目致力于培养全球公民,丰富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建立伙伴关系和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学习活动是激活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以革新学习过程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教学法反映了教育变革的新方向;嵌入式的协同探究形成了深度学习从实践走向理论的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西方对中国典籍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文句释译的阶段,而更多地是对典籍的理论和思想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本文截取几个历史时期的西方庄学研究,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讨论了西方庄学阐释问题,进而分析了庄学在西方世界的接受过程和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的庄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